湘西古丈:科技赋能菌业兴 乡村振兴展新篇
2025-03-28 15:27:2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王紫茜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917

新湖南客户端3月28日讯(通讯员 杨昊天)古丈县岩头寨镇蒿根坪村,科技特派员张敏用一株株羊肚菌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。他凭借对家乡的热爱与科技兴农的执着,带领村民将羊肚菌产业从无到有、由弱做强,辐射带动张家界、保靖、吉首等地共同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  

2016年,在外务工的张敏响应古丈县委、县政府号召返乡创业,瞄准羊肚菌这一珍稀食用菌产业,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、产业强村的振兴之路。通过8年的深耕,如今的蒿根坪村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羊肚菌产业的标杆,更以技术创新和模式推广辐射张家界、保靖、吉首等地,带动上千农户增产增收。

“种菌先强技”是张敏始终坚持的理念。他与湖南工商大学、湖南农业大学建立深度合作,组建技术团队攻克菌种研发难题,成功培育出“湘野一号”“湘野二号”等优质菌种。这些新品种具有个大、肉厚、稳产的特性,每亩种植成本降低1500元,产量却提升近50%,配合引进的食用菌高温灭菌柜、土壤温湿度检测仪等先进设备,形成从菌种研发、培育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。2024年,该村种植羊肚菌60余亩,平均亩产达300公斤,总产值突破135万元,村集体经济营收超60万元,30户参与种植的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。

张敏通过搭建“种子研发—种植—加工—销售”全产业链,引入食用菌高温灭菌柜、土壤温湿度检测仪等设备,并邀请农业博士团队提供技术指导。通过科学化管理,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,羊肚菌品质显著提升,富含硒元素的湘西羊肚菌以“素中之荤”的美誉畅销全国,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。  

此外,张敏积极推广“夏果冬菌”高效栽培模式,在葡萄园冬季闲置期套种羊肚菌,提升土地利用率。这一创新模式不仅盘活资源,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,形成“一地多收”的产业格局。  

如今,岩头寨镇的羊肚菌种植技术已推广至古丈县内4个乡镇,并跨区域向张家界、保靖、吉首等地输出技术标准和菌种资源。张敏团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,累计为300余名农户提供菌种供应、大棚搭建、温控管理等指导服务,带动周边形成连片种植基地,全县羊肚菌种植面积增至120亩,年产值逾270万元。

古丈县科技特派员张敏说:“作为科技特派员就是要经常上门指导,深入田间地头,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。”

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释放了产业价值。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,羊肚菌产品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部分精深加工产品甚至进入国际市场。2025年,蒿根坪村计划扩建菌种研发中心,并联合周边县市打造武陵山区羊肚菌产业联盟,让“小菌菇”持续为湘西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。

古丈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室主任说:“古丈县从2005年开始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,当时是省派科技特派员,2008年开始从县里选派科技特派员,每2年选派一次并临时进行调整。从2020年开始,注重从返乡创业人才中选派科技特派员,对接全县103个行政村6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。2025年,共选派了科技特派员134人,其中省里14人,州里9人,县里103人。科技特派员对接全县农户开展科技服务,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,每年培训3万人次乡土人才,为老百姓增收,户户均增收2000元。

从返乡青年到科技特派员,从个人创业到共同富裕,张敏用科技与实干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。他的故事证明,以产业为基、科技为翼、人才为本,乡村的绿水青山终将转化为振兴发展的“金山银山”。  

责编:王紫茜

一审:王紫茜

二审:齐菲

三审:陈真

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

乡镇动态
头条
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